中国足协于2025年9月17日发布官方通知,确认2026/27赛季亚冠名额分配方案。 根据这份通知,中国足协将拥有1个亚冠精英联赛直接参赛名额、1个亚冠精英联赛附加赛名额和1个亚冠二级联赛直接参赛名额。
这一变化意味着中超亚冠名额从本赛季的“2 1 1”缩减为“1 1 1”。 最大的变化在于失去了一个亚冠精英联赛正赛资格,连足协杯冠军也不再享有直通正赛的特权,必须从附加赛打起。
具体顺位规定明确:2025赛季中超联赛冠军作为第一顺位,获得亚冠精英联赛直接参赛名额;2025赛季中国足协杯冠军作为第二顺位,获得亚冠精英联赛附加赛名额;2025赛季中超联赛亚军作为第三顺位,获得亚冠二级联赛直接参赛名额。
如果足协杯冠军同时是中超联赛前两名,那么中超联赛季军将递补成为第三顺位,确保名额分配合理。 所有获得参赛资格的俱乐部必须通过亚足联的准入审核,未通过准入的俱乐部将由中超排名前八且通过准入的俱乐部按联赛排名依次递补。
名额缩减的直接原因是中超联赛在亚足联技术积分排名下滑。 中国足协技术积分已被泰国足协超越,跌至东亚区第四位、亚洲第七位。 技术积分是根据各协会俱乐部过去四年亚冠比赛成绩计算的,中超球队近年来的糟糕表现直接导致了积分下滑。
2024-2025赛季亚冠比赛中,中超四支参赛球队全部无缘淘汰赛,创下近年来最差战绩。 上海海港在淘汰赛中被横滨水手双杀出局,总比分1比5的悬殊差距反映出中超球队与亚洲顶级水平的差距。
2013-2019年间,中超球队曾7次闯入亚冠四强,广州恒大更是两次夺得冠军。 如今中超球队在亚冠中的竞争力明显下降,往往早早出局。 2025年9月16日,上海申花在亚冠比赛中1-2遭韩国江原FC逆转,全场仅2次射门。
申花那场比赛中,主帅斯卢茨基进行了大幅轮换,仅特谢拉一名外援首发。
这场失利进一步影响了中超的技术积分排名。
财政危机是中超球队面临的首要问题。 过去依赖巨额投资吸引顶级外援的模式难以为继,多家俱乐部存在欠薪问题,外援流失严重。 赛程冲突也给球队带来困扰,亚冠改为跨年赛制,与中超3-11月的赛程重叠,球队双线作战疲于奔命。
目前日本J联赛以“3 1”的名额领跑东亚,韩国和泰国均为“2 1 1”,中国则跌落至“1 1 1”的格局。 沙特联赛以103.148分高居亚洲榜首,日本J联赛排名第2,韩国K联赛第3,中超以57.764分排名第7。
根据亚足联规定,亚冠精英联赛冠军可获得一个直接参赛名额,并且应为第一顺位。 亚冠二级联赛冠军可获得一个亚冠精英联赛附加赛名额,各协会名额总数应保持不变。
如果中国俱乐部获得2025/26赛季亚冠精英联赛或亚冠二级联赛冠军,参赛名额应结合2025赛季中超联赛、足协杯成绩及顺位重新分配。 这意味着即使有中国俱乐部赢得亚冠二级联赛冠军,也不会增加中国足协的总名额数,但会影响名额分配顺序。
2025赛季中国足协杯冠军将在北京国安和河南俱乐部酒祖杜康之间产生。 作为第二顺位,足协杯冠军将获得亚冠精英联赛附加赛席位,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进入正赛。
中超联赛目前处于东亚区第4位,名额已被缩减。 亚冠精英联赛的竞争日益激烈,东西亚区各排名前3的联赛才能拿满4个名额。 中超目前的技术积分部分仍依赖“金元时代”积累的优势,但近年战绩下滑导致积分被逐步蚕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