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里奥残奥会的赛场上,来自上海的残疾人运动员们用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体育的蓬勃发展和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文关怀。
由5名上海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轮椅击剑队在本届残奥会上大放异彩,共斩获4金3银2铜。其中,老将张亮亮在男子花剑个人赛中实现卫冕,赛后他激动地说:"这块金牌要献给所有支持我们的上海市民。"
游泳运动员王海涛在S8级100米自由泳中打破亚洲纪录。这位25岁的上海小伙7岁时因意外失去右臂,却在水里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每次训练完,我的假肢接合处都会磨出血,但想到能代表祖国参赛,一切都值得。"
据统计,上海现有残疾人运动员注册人数较2012年增长300%,全市建成38个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市体育局局长表示:"我们将继续完善'体医融合'模式,让更多残疾人通过体育重获自信。"
"当国歌在异国他乡响起时,我深深体会到体育带给残疾人的不仅是奖牌,更是生命的尊严。"——田径运动员李娜(上海籍)
这些上海健儿用汗水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们的故事正在激励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拥抱体育带来的改变。